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玄幻:朕刚登基,让我复国大奉?

第56章 风云将起!儒家的算计!

  大奉内阁。

  

  
六位内阁大学士皆在勤恳的批阅奏疏。

  

  
次辅杨柯则是眉头紧皱,这几日的皇城氛围愈发不对劲,内阁的氛围更是如此。

  

  
就内阁这七位老狐狸,谁人看不到陛下的动作频频,可偏偏无人说一句话。

  

  
他杨柯本身也不想多说什么,只是今日刘忠自请的举动实在有些怪异。

  

  
拓跋菩萨的动作亦是越来越大,已是开始私下结党营私。

  

  
楚国公那边更是整日宴会不断,任谁都能看出楚国公打算在阅兵的时候搞一个大事情。

  

  
杨柯亦有耳闻,似是跟军队有关,这般朝堂局势当真就要视而不见?!

  

  
杨柯看向一侧的首辅张旭。

  

  
张旭还是一如既往的勤恳,似是极为认真的浏览奏疏。

  

  
他时不时的还对着身侧的宦官说将其奏疏送往司礼监,好似就大奉真没什么变化一般。

  

  
在即将放衙的时候。

  

  
杨柯终于还是忍不住:“张旭!你就这么看着?!”

  

  
张旭慢悠悠的放下手中的奏疏,他抬起头看向杨柯:“不如此,你待如何?”

  

  
“是群臣觐见,还是御史上书?”

  

  
“又或者是你、我一同前往觐见陛下?让陛下不要当武王?!”

  

  
沈楠的动作虽是隐秘,但要裁撤赤龙十卫这么大的动静。

  

  
以首辅张旭的能耐自是能够看清一些的,只不过他根本想不到,沈楠的动作有多快。

  

  
他只是以为陛下跟楚国公的交锋当是在阅兵的时候。

  

  
既是如此,张旭自然也是不急。

  

  
杨柯眉头愈发皱紧:“就算不这么做,也当是劝谏一二陛下。”

  

  
“陛下终究年少,他根本不能理解赤龙十卫的情况有多复杂。”

  

  
“楚国公一脉的底蕴有多大。”

  

  
张旭闻言笑了起来:“为何不是劝谏楚国公让步?”

  

  
“赤龙十卫难道不是本就是陛下的权柄嘛?”

  

  
儒家跟武将勋贵虽是没有什么太多交集,但往日以楚国公一脉的武将勋贵仗着执掌赤龙十卫的权柄,行事可谓是肆意到了极致,张旭亦是想要利用这次机会狠狠重创武将勋贵,至于说陛下的谋算?在张旭看来根本不可能成功的!

  

  
赤龙十卫的情况也不是一日两日了,早在三百年就已是这般模样。

  

  
历任帝王哪一个没想过整顿赤龙十卫。

  

  
最后为何都失败了?!

  

  
那是因为谁都没有办法顺利解决赤龙十卫的问题,不提武将勋贵那背后错综复杂的联姻关系,就单说大奉帝都所驻扎的赤龙十卫,那可是十几万的精锐!

  

  
就算是这些精锐不复以往,可战之士没有多少。

  

  
但他们终究是入品了的武夫!

  

  
十多万的武夫如何安排,如何整顿?

  

  
这根本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,更不是一个登基短短数日的君王能解决的。

  

  
哪怕沈楠身侧有一尊兵家十一境的武神也没用!

  

  
杨柯明白了张旭的心思,他沉声说道:“若是闹出乱子又如何?!”

  

  
“乱子?”

  

  
张旭失笑着摇头:“一群匹夫能闹出什么乱子,无非就是哗变闹事而已,你我联手难道还镇压不住?”

  

  
“更何况真到那个时候,法鞅会不出手?”

  

  
“而且....”

  

  
他眯起眼:“老夫已从书院调了五名大儒过来,就算真出乱子也能迅速镇压。”

  

  
何为大儒?

  

  
便是儒家二品炼神大宗师层次的高手。

  

  
儒家的武功体系不同其他,四品层次所练的不是罡气,而是浩然正气!

  

  
四品便已是领悟浩然正气,三品便是浩然正气大成。

  

  
二品大儒更是将浩然正气融入天地,拥有言出法随的神通。

  

  
以此儒法。

  

  
便是万余大军闹事,五名大儒亦可从中喝令。

  

  
毕竟十多万大军也不可能聚在一起闹事,就算是真出现这种情况。

  

  
法鞅那笼罩整个帝都的势,当真是以为开玩笑的?!

  

  
张旭甚至巴不得出点乱子,方让陛下安分下来。

  

  
亦是让陛下知晓谁才是大奉真正的支柱、底蕴,而非往日没事就跑什么天工院、赤田牧场!

  

  
内阁才是陛下应该多来的地方!

  

  
杨柯脸色冰冷:“就算有大儒镇压,你可知会死多少人?”

  

  
张旭摇头不答,他转而说道:“陛下如今登基数日,当是该挑选经筵官了吧?

  

  
“还有翰林侍读、侍讲学士都当该挑选一二。”

  

  
“你们江州书院可有合适的人选?”

  

  
这话就是明显是在说交换条件了。

  

  
以杨柯为首的江州书院,寒门儒家只要不插手这件事。

  

  
那么接下来的翰林侍读、侍讲学士、经筵官都会是寒门儒家的人。

  

  
要知道这些官职可都是最为接近陛下的人。

  

  
尤其是经筵官。

  

  
若是能够成功得到陛下的信任,未来必是前途不限量!

  

  
杨柯双眸盯着张旭:“你这是拿帝都的安危来为儒家造势!”

  

  
这些条件固然出色。

  

  
但以杨柯的性情又如何能同意?

  

  
张旭自然知晓这点,他之所以抛出这些条件可不是跟杨柯说的,而是跟杨柯身后的儒家寒门说。

  

  
白鹿洞书院从来不是杨柯一个人的书院,他自己性情刚强,但其他人可未必。

  

  
“你若愿意去劝谏陛下,老夫也不拦你,只是你真认为陛下会听?”

  

  
“陛下虽只有十五岁,可他心思却不是一个少年的心思。”

  

  
“老夫奉劝你,莫要孩视陛下!”

  

  
为何杨柯是次辅,张旭反而是首辅。

  

  
这不仅是因为张旭所代表的世家儒家比寒门儒家势力大,更是因为杨柯的性情太过刚强。

  

  
他在明崇帝、先帝面前皆是有些太过强硬,张口闭口就是什么大道理。

  

  
这般臣子有几个皇帝能喜欢?

  

  
更为关键的是杨柯的势力太弱,很多事情他只能说说,却根本解决不了!

  

  
“老夫未曾半点轻视陛下!”

  

  
杨柯掷地有声的说道:“老夫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大奉!”

  

  
张旭不置可否:“放衙了,你若去就快点去吧。”

  

  
说话之间。

  

  
他便懒洋洋的朝着内阁之外走去。

  

  
杨柯见此,他还想要说什么,最终却是放弃。

  

  
只是低头写了一份奏疏,而后交由司礼监呈送陛下。

  

  
觐见?!

  

  
以陛下这几日表现出来的性情,杨柯没有把握能够劝谏成功。

  

  
而且...杨柯亦知晓张旭刚才那些话的威力。

  

  
恐怕就算杨柯一力要劝谏,他身后的那些人也未必会全力支持。

  

  
杨柯心中暗叹:这大奉啊....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